推动文化六十年

Hong Kong Repertory Theatre

Facbook Instagram

image image image
image image image

在世界其他地方,市镇会堂往往是政府用作办公的地方,但香港大会堂却与别不同,它不仅是艺术家、文人墨客的办公室,更是他们展露才华、绽放光芒的舞台。随着香港大会堂于一九六二年落成启用,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及博物馆服务亦从这里萌芽长叶。大会堂的高、低座接连的纪念花园,陪伴了无数市民度过成长的岁月,在他们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记。

大会堂60周年志庆标志着政府推动文化服务六十年的成果。香港的文化艺术如百花齐放,从只有两幢建筑物的会堂为市民提供有限度的文化服务开始,60年后已发展为三个专科:即隶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演艺科、文物及博物馆科,以及图书馆及发展科。十多个专业演艺场地相继建成,各种专题博物馆、美术馆分布各区,而图书馆更遍布全港,并举办包罗万有的艺文活动滋养市民的精神生活;尽管如此,大会堂一直是香港文化、艺术、社交活动的中心,大会堂已是推动香港文化发展的同义词。

在大会堂筹建之初,有人认为香港商行林立,工业繁荣,倚赖贸易而生存,无暇追寻艺术价值。六十年来,大会堂陪伴港人观看日出日落,启用以来究竟有多少表演者踏过台板?哪些是国际巨星?哪些是初次啼声?有多少观众入座欣赏节目?有多少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?有多少人参观过大会堂美术馆的展览?有多少爱侣在婚姻注册处许下终身的承诺?

诚如已故的周凡夫先生,在其着作《现代香港的起跑点:大会堂五十年的故事》一书中所言,数字并不重要,因为大会堂在香港蜕变成为国际文化大都会的过程中,她见证发展,亦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物换星移几度秋,香港已从昔日倚赖贸易而生,转型为知识型的社会。未来,大会堂仍会为香港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大都会注入动力,并为建设香港成为廿一世纪的创意城市,继续寻求进步,尝新、创新。

香港大会堂